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济南一家两代人见证50年环卫行业变迁

从人称“扫大街的”到“城市美容师”,从“老三把(扫把、粪把、架子车把)”式的人工传统作业到机械化作业方式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活与待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李静,槐荫区环境卫生管护中心匡山环卫所所长,从小就对环卫工作耳濡目染,作为家中老小,她的父亲、两个姐姐、一个哥哥都从事环卫工作。通过她的讲述,“解码”时间背后的环卫故事。

▶▶“20世纪70年代,靠手摇铃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

“记忆中,20世纪70年代收运垃圾是白天环卫工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摇铃收,收集好后再运到郊区的垃圾场。”李静回忆说,“20世纪70年代末,就成了居民把垃圾集中倒到就近固定地方,收运车晚上一趟收走。后来就是不往地上倒了,都扔垃圾桶里,叉车定点收。20世纪80年代,则是居民往土建垃圾楼里倒,再集中收运。”

自1984年12月参加工作至今,李静一直从事环卫工作,最开始在槐荫区经六路段扫马路。那时候她和同事4个人一组,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就上街了。2000年以后,槐荫区的街道办事处开始设置环卫所,不管是干保洁、路面巡查还是当会计,李静和同事们都忙不停。“我先后在南辛庄、美里湖、青年公园环卫所工作,2013年12月来匡山环卫所工作,可以说是老环卫了。”

在基层,精细化管理更多体现在工作方法的运用上。“早些年,保洁员扫街是一条街一个组负责;现在是一个人负责一段路,根据路的长短和作业难度分配。”李静介绍,“现在所里的管理员每天上班就上路,有问题及时和保洁员沟通,中午11点左右保洁员下班,管理员再到所里,碰头协商工作;下午一上班,管理员又上路巡查,下午4点半左右再回所里汇总工作情况。”因地制宜细化分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及时沟通协商,这些思路的运用,都是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的落地。

▶▶“虽然环卫工作很辛苦,但不管干什么都得干好”

在李静办公室抬眼所见的墙面,“精细管理热情服务”8个字醒目亮眼,占据大半面墙。围绕牌匾一圈的是“巾帼文明岗”“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先进环卫所”等多个荣誉,荣誉的背后有太多辛勤与付出。“37年环卫工作我能有收获,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谈及已过世15年的老父亲,李静的眼神与言谈中充满力量与敬重。她的父亲从事环卫工作近40年,不仅是环卫所的木匠,还是汽车修理技术工、机械常识及交通规则讲师。20世纪50年代,环卫工人学历普遍不高,她的父亲小时候读过私塾又爱读书,是所里的文化人,受人尊敬。“那时候谁家打个橱子柜子都找父亲帮忙,他很有爱心,教育我们要团结,有好东西要分享,有事都得分担。”李静说,“父亲后来把他用了大半辈子的‘木箱子’交给我了,那是他的‘宝贝’。里面有木匠用的,也有修车用的工具,虽然有的工具现在用不上,但我这一手的修车技术活儿,很多是父亲教的。他说的最多的是让我们几个好好学、好好干,干一行就得有一股子钻研劲儿。”李静的哥哥,退休前曾任历下区城管局环卫车队副队长的李庆峰说,多年与车打交道,自己的腿落下了毛病,“虽然环卫工作很辛苦,早起晚归没有点儿,但是就像父亲说的,不管干什么都得干好。”

由于一家两代人都从事环卫工作,闲谈聚餐时,李静也时常和哥哥姐姐聊起工作的事,不管是平日里还是外出学习,看到好的管理方法、技术创新,兄弟姐妹总是时常沟通,取长补短交流意见。“就像父亲在时一样,我们有想不开的、不懂的事,都会找老父亲拉拉呱,他就像什么都知道一样,和他拉拉心里就舒坦。他走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兄弟姐妹还是时常在一起聚聚拉拉,工作生活都过得挺顺利的,他一直是我们几个的榜样。”李静说。

▶▶“以前一辆车扫几条路,现在是定人定车定路”

20世纪90年代初,环卫工作大部分靠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干,马路、人行道、花坛周边靠人力清扫。寒冬腊月,也常常是脸上冷风吹,衣服里汗直淌。那时候,环卫工作还没有做到现在的“精细化、标准化、长效化”。而如今,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已经是道路清扫保洁的基本要求。环卫作业不仅要落实清扫保洁作业制度,推行“随时收集、全天保洁”的模式,还要对易脏易乱的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合理调配力量,消除清扫保洁盲区。同时,还要着重加强路面动态保洁,在全面保洁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日常保洁员、路长、管理员捡拾,缩短杂物存留时间。

此外,各作业单位充分发挥机械保洁优势,对具备机扫条件的路段按作业规范进行机械化清扫,大大提高了路面洁净度,减轻了环卫工人劳动强度。针对重大活动、节假日及大风落叶、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况,则制定应急预案,全力保障道路畅通、路面洁净。以槐荫区城管局为例,该局机械化清扫队前身是保洁队,2006年3月成立,成立之初有4辆机扫车、4辆洗扫车、8辆洒水车,2014年更名为机械化清扫队。到现在,包含洗扫车、高压清洗车、深度保洁车在内,十几年间清扫队的保洁车辆已达200多辆,大大提升了保洁效果和效率。“以前是一辆车扫几条路,现在是定人定车定路,专业驾驶员操作专业车辆。接下来再购置作业车辆会倾向新能源方面,确保保洁质量的同时倡导节能减排。”槐荫区城管局机械化清扫队张博说。

不仅是机械化作业助力,更多科技元素的融入,让曾经的人力保洁进入“快车道”。智慧化管理平台自2017年前后进入人们的视野,一开始只是车上装有监控,随后逐步完善,增加了许多服务内容,包括车辆GPS行驶轨迹、作业轨迹、作业时长、作业距离、作业视频实时传输等。“后台管理员通过作业平台数据,就可以远程对车辆和人员进行监管,大大提升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济南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伴随环卫行业的变迁,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泉城的环境卫生得到越来越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称赞与认可。白天干净整洁、夜晚靓丽炫彩,环境的转变、时代的前进,见证越来越多的新一代环卫人传承匠人精神、为城市发展作出的一点一滴贡献。 (济南日报 记者:刘高君)

关键词: 环卫工人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