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枕着矿泉水瓶就睡着了,济南一退役军人以这种方式“出圈”

“睡醒了吗”?这几天,逢人见到杨世玮,都用这句话开他的玩笑。

杨世玮是济南的一名退役军人,从4月1日就一直在历下区姚家街道汇隆社区担任防疫志愿者。5日下午,自己穿着防护衣、枕着矿泉水瓶,躺在地下睡觉的一段视频开始在朋友圈传播,并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杨世玮也因此“出圈”。

不知道自己咋睡着的

“现在谁见了我都问一句‘睡醒了吗’”。12日,结束了在汇隆社区的防疫志愿者工作,杨世玮才有空跑回公司拿了点东西,最近几天,除了处理公司的日常工作,杨世玮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陪陪家人。

谈起自己在朋友圈的“出圈”,杨世玮还有点“懵”。

“那天也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杨世玮回忆说,只记得那天太阳很好、自己很累、腰很疼。杨世玮称,那天一早4点多就开始忙活,先是忙着给工作人员“接饭”,后来又带着医护人员上门为管控的单元做核酸检测,中午也就只是简单扒拉了一口饭,等到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自己已经很疲惫,加上最近几天一直连轴转,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了,就想着趁着没事躺下“控控腰”,没想到一躺就睡着了。

“我躺下的时候瓶子里的水喝了一半,而且是拿在手里的,也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头下面了。”杨世玮笑着称,当时自己开始是躺在了旁边的观光车上,觉得太窄不舒服,就干脆躺在了地上,本意就是“控控腰”,没想到一躺就睡着了,而且还打起了呼噜。

也就十几分钟,杨世玮就被需要挪车的居民叫醒。他睡觉的这一幕也正好被汇隆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海琳拍了下来,一段30秒的小视频也开始在朋友圈传播。

“睡挺香呀。”醒来后,杨世玮就收到了一些朋友的善意“调侃”。“睡一觉全世界都知道了”。得知缘由的他,也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这段小视频,并配上了“捂脸”的小表情。

每天都要走两万多步

4月1日晚上,汇隆社区出现第一个管控单元楼,杨世玮当晚就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社区的防疫志愿者。他主要负责搭建帐篷、运送物质,引导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等工作。担任防疫志愿者的十天里,杨世玮的微信步数从来没下过两万。

“那几天一直都是24小时待命。”杨世玮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他们每天四五点钟就要起床,而睡下的时候一般都得到次日的凌晨,自己就在社区应急救援站的小床上凑合几个小时,好在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身体还能吃得消。作为一名防疫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这十天里,杨世玮也深深感受到了基层社区工作者的不容易。

“我们24小时待命,他们也是。”杨世玮说,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工作人员都要亲力亲为,有时候流调信息半夜来了,他们也要立即在岗,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这时候就非常希望社区居民能够好好配合。“你看到的是他们半夜打电话通知,殊不知他们是一夜无眠。”杨世玮说,这么多天自己也亲身感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不容易,希望居民在面对社区工作者的时候能够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大家一起加油鼓劲,才能更好战胜疫情。

除了疫情期间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服务,杨世玮所负责的忠橙(山东)应急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还作为济南首家退役军人应急服务站的运营团队入驻了汇隆社区,杨世玮平时还会定期为居民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他是党员志愿者,也是我们退役军人应急救援站站长,干起活来非常卖力,我们搭帐篷的时候操作不太熟,他来了以后,5分钟就能搭好一个,帮了我们大忙。 ”李海琳用“苦大力”来形容杨世玮在防疫志愿者期间的角色。

和家人隔着阳台“比心”

除了在朋友圈“出圈”,杨世玮一段“比心”视频也收获了六千多个赞。在视频中,杨世玮身着防护服,隔着阳台窗子,向屋内的妹妹和爱人比了一个俏皮的心,并叮嘱屋内的家人要好好吃饭,等待自己回家。

杨世玮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自己做志愿服务的汇隆社区也是自己爸妈居住的社区,很巧的是,社区里管控的两栋单元楼中,其中有一栋就是自己父母所居住的单元,好在父母家住一楼,自己每次经过的时候都能打上个招呼、互报个平安。

“每天路过七八次,就是不能回。”杨世玮笑着说,虽然父母和爱人也会担心自己做防疫志愿者的安危,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我们一家五口人,三个兵、四个党员。”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杨世玮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去做的。

“我也想在家里陪家人呀,可是他们叫我退役军人哎。”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杨世玮也转发了那段自己和家人隔窗相望的视频,并开玩笑称: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封条,我在外头,家在里头。

来源:齐鲁壹点

关键词: 志愿服务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