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热点评!千年“碧筒饮”重生!济南非遗传承人打造并蒂莲款碧筒饮吸杯

碧筒饮在唐代有记载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碧筒饮”重生啦!济南非遗传承人王令涛利用济南陶塑打造了独具泉城特色的碧筒饮吸杯。


【资料图】

据了解,碧筒饮吸杯以荷叶、荷茎为基础造型,融入了金蟾、锦鲤、螃蟹等元素。如今,最新款的碧筒饮吸杯还增加了并蒂莲的造型。

“碧筒饮在唐朝就有记载,它是一种文人雅士的一种民俗文化。”作为济南陶塑非遗传承人,王令涛对济南的市花荷花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且对“碧筒饮”也颇有研究。

“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二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杯。”王令涛拿出一本唐代文人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逐字读出了有关碧筒饮的段落。

根据《酉阳杂俎》记载,魏正始年间,齐州刺史郑公悫带领府中幕僚在“使君林”避暑时用“碧筒饮”的方式饮酒。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使君林’指的就是北园,大明湖北门以北、小清河以南的这个区域。”王令涛说,“碧筒饮”的习俗出自于济南,但是济南还没有一款碧筒杯,“这个杯子在故宫博物院有两款,全国也就只有5~8款。”

据了解,碧筒饮,就是采摘卷拢如盏、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人饮莲茎,酒流入口中。

其中,用来盛酒的荷叶,称为“荷杯”“荷盏”“碧筒杯”,因为茎管弯曲状若象鼻,故有“象鼻杯”之称。

制作周期长达半个月

王令涛介绍,他在三年前就开始复原“碧筒杯”,他的工作室货架上就摆放着多款济南陶塑版“碧筒杯”。

最初制作“碧筒杯”的原料是黄河岸边的陶泥,不过由于材质粗糙,王令涛就将原材料改为了景德镇和德化的白瓷泥。

“去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和义务把济南的碧筒饮文化挖掘出来,就做起了碧筒饮吸杯。”王令涛说,他将济南陶塑与瓷器烧制进行了融合,这样制作的碧筒饮吸杯非常精致,整体造型也更加流畅。

碧筒饮吸杯的杯身和杯座都是荷叶形状,外侧吸管则是荷叶叶柄的造型,杯底则是锦鲤、金蟾、螃蟹等造型。

揉搓泥料、制作泥板、捏塑造型、晾干涂釉……“涂釉之后再等三天,自然晾干以后要经过窑炉的烧制,要经过起码16个小时到18个小时。”王令涛说,烧制碧筒饮吸杯的温度要达到1230℃,整个制作过程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个杯子可以用吸管来吸水喝。”王令涛说,碧筒饮吸杯能够再现“碧筒饮”的场景,吸管是制作过程中最难的环节之一。

融入网红并蒂莲造型

通过不断摸索,王令涛的碧筒饮吸杯也不断“升级”,不仅有简单的碧筒饮吸杯,还有更为复杂的“双吸杯”。

“这个壶没有盖,水是从壶底倒出来。”王令涛拿着一个莲蓬造型的倒流壶一边演示一边说,“从倒流壶往(碧筒饮)双吸杯倒水,倒到八成满时一滴水也不会流出来,但是一旦超过八成,水会全部流出来。”王令涛说,碧筒饮双吸杯就是利用虹吸原理制作出来的,“这告诉我们‘谦受益满遭损’的警示育人道理。”

如今,王令涛制作的最新款碧筒饮吸杯融入了网红并蒂莲的造型。“荷花嘛,非常和美和谐,有很多的寓意。”王令涛说,他在去年制作碧筒饮吸杯的时候就添加了荷花的造型,不过并不是并蒂莲。

“去年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制作(并蒂莲款碧筒饮吸杯),正好今年济南又出现了一株并蒂莲,我就做了这款碧筒饮吸杯。”王令涛说,他在今年5月份和7月中旬制作了4款不同造型的并蒂莲款碧筒饮吸杯,“有的是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绽放”。

王令涛称,他要把并蒂莲美好的寓意融入到碧筒饮吸杯中,将打造“碧筒饮”IP,在大明湖让游客们亲身参与,用荷叶喝酒,体验“碧筒饮”传统习俗。

来源:齐鲁晚报

关键词: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