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世界报资讯】最新研究:60岁老人使用50mg阿司匹林或更安全,饭前还是饭后吃?

阿司匹林主要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少老年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但另一方面,阿司匹林可引起出血事件,不少老年人担心,长期服用,可能出现心脑血管出血的风险。

老年人该不该服用呢?如何选择适当的剂量?

一、研究:老人60岁后,使用50 mg阿司匹林或更安全


(资料图片)

为了找到最佳的服用剂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等人进行了最新的相关研究。

研究纳入60岁以上(含60岁)长期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预防的老年患者,对他们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其中有165例患者服用剂量50mg/d,261例患者服用100mg/d。

结果发现,与每天服用50 mg的阿司匹林相比,每天服用100mg的阿司匹林,可增加67.1%的总出血风险,与73.8%的轻微出血风险。

不过,两组老人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胃肠道不良事件风险差别不大。

总结认为,对于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时,50 mg/d的剂量更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跌落神坛?阿司匹林还要不要吃?

此前,有说法称阿司匹林跌落神坛,服用后的副作用过大,在外国已经禁用,要求大家不要长期食用。

对于老年群体而言,阿司匹林相当于是“老熟人”了。对于患有三高、肥胖、动脉硬化等高危老年患者,阿司匹林可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用药使用,对于已确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阿司匹林可预防其进一步发展为心梗、中风等事件。

除了预防心血管疾病使用,阿司匹林还广泛运用在退烧、缓解疼痛、降低某些癌症发生风险,以及对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白内障等也有一些益处。

目前,阿司匹林不再是大部分一级预防的推荐药物,但在二级预防上,即已经患病的人预防疾病加重,仍然是推荐药物。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健康人群预防疾病发生)作用并不如既往人们所估计的那么乐观,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就算身体没有什么问题,服用阿司匹林能起到抗栓防癌,强身健体的作用,有益无害。

事实上,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物都应该评估过用药获益和风险后使用,阿司匹林也不例外。阿司匹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用药前必须由医生评估,经确认后再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阿司匹林虽然是常用药,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当出现这些情况,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对阿司匹林有过敏史,或过敏原可能是阿司匹林的哮喘患者。

·活动性胃溃疡即消化道出血未完全止血,仍在出血状态。这种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可刺激消化道,损伤胃粘膜,增加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过量使用可增加出血风险,所以有脑出血、动脉瘤破裂等情况,不适合服用。

·普通制剂则还是建议饭后食用,与食物混合之后,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延长出血时间,患者难以止血。

三、阿司匹林的4种不良反应,要了解

阿司匹林常见4种不良反应,一旦服用出现以下表现,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就医,进行用药调整。

1、出血

包括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瘀斑、紫癜,严重者甚至可出现颅内出血。

2、过敏

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急性荨麻疹、严重鼻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严重可出现休克。

3、胃肠道损伤

胃肠道受损是阿司匹林常见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胃粘膜糜烂、溃疡及胃出血等。

4、肾损伤

由于药物经由肾脏过滤,一旦服用剂量过大,可发生药物性肾损伤。

四、服用阿司匹林,常见的4个问题

服用阿司匹林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小九今天一次给大家说清楚。

1,阿司匹林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考虑到阿司匹林对胃有副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在餐前服用,空腹胃内酸性环境强,药片外层包裹不容易溶解,且胃排空速度快,可减少药物对胃粘膜的损伤。

2,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

关于这个问题,专家共识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学者认为阿司匹林在服药后3—4小时才能达到血液浓度高峰,晚上服用作用更佳;也有学者认为,早晨服用对于血管扩张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更好。

目前专家们的意见是,阿司匹林服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在坚持服用。

3、能不能停了一段时间,再吃?

阿司匹林的作用时间很短,人体在吸收后,血浆半衰期约在十几分钟后,就会失去作用。而人体血小板的寿命长达7—14天,且只要存在20%—30%的血小板就可以重新聚集,可能形成血栓。

若停药48小时,体内血小板很可能恢复聚集功能。因此为了达到最佳防御效果,需要每天小剂量服用。

4、喝酒后能吃阿司匹林吗?

喝酒后,酒精需要乙醇脱氧酶进行分解,而阿司匹林会抑制这种酶的活性,减缓酒精代谢的速度,使得乙醛积聚在体内,可能会加重醉酒症状,容易发生酒精中毒。

阿司匹林不是“神药”,但也不是“毒物”,怎么用好它,关键在于患者是否有所需求。用药不能只单独看疗效,或副作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评估,方能做到对症下药。

来源:新浪新闻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