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文博+综艺!文物活起来带来大流量

不看热门影视剧和明星扎堆的综艺,却在电视上或者手机上专门收看颇具专业气息的特殊节目——文博综艺或文博纪录片。这是怎样一种选择呢?为什么文博+综艺能收获满满的流量?因为这类节目确实具有吸引人的元素,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4月10日,《小澜寻宝记》开播,这是一个内容独特,且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虚实交互情境短视频栏目,也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文博综艺热潮。


(资料图片)

《小澜寻宝记》剧照

《国家宝藏》开创文博类节目新模式

《小澜寻宝记》,顾名思义是要“寻宝”,去哪里寻呢?答案就在山东黄河沿岸的博物馆里。

万里黄河流经山东九市,在东营入海。山东沿黄各市的文物宝藏是黄河文化最生动的承载与体现,见证了黄河沿岸世代繁衍生息、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探黄河文物 讲齐鲁故事”,《小澜寻宝记》是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联合沿黄九市博物馆共同摄制推出的“沿着黄河遇见海”短视频栏目,让观众在镜头前去博物馆里寻宝探秘,为观众解密黄河文物背后的故事,解读齐鲁黄河文化。

《小澜寻宝记》只是近年来有关文物的众多综艺中的一个,和文物有关的节目出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博物馆热”近几年一直在升温,全国很多城市的博物馆都是旅游热门目的地。比如位于济南的山东博物馆,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抑或是有文物大展时,博物馆入口前都会排起长长的参观队伍,这也许就是现在的人们对于历史文化,对于文物的高度关注、喜爱或想从中寻求更多的知识的结果。

随着“博物馆热”而来的就是文博类综艺快速“发酵”,人们对这类节目越来越喜爱,收视率越来越高,文博类综艺节目、视频等也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抢手货”。

这类节目的第一个热潮是由2017年底播出的《国家宝藏》引发的。也正是因为这个节目的播出,文博类综艺节目开始了不断创新、出新。之后,央视和多家卫视接连推出了多个特色不一的文博类综艺节目或者纪录片——《万里走单骑》《文物“潮”我看》《遇见天坛》《上新了·故宫》《赢在博物馆》《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宝·发现》《发掘记》……

这些综艺节目,关注度高,有的甚至比热门影视剧还要受欢迎,且好评度很高,各个年龄段观众都能看得进去、看得“上瘾”。从深层次看,是普通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越来越有认知的需求,随之对于这些蕴藏着历史文化的载体——文物也更有认知的需求。于是,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了,博物馆渐渐成了网红热门打卡地。

山东的文博综艺抓住了风口

在这股文博综艺节目的热潮中,山东也没有落后,推出了自己的文物节目《文物里的山东》,于2022年7月8日开始播出。

山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且种类繁多。《文物里的山东》精选了数十件省内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有影响力的文物,通过对其的解读,追溯山东历史的高光时刻。节目邀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栾丰实、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等专家学者,为观众解读文物,还原考古现场。同时,作家、文化学者魏新,则传递给观众富有诗意的文物观,以物见史,以物见人。

从呈现方式看,《文物里的山东》更加注重叙事视角的多元性和更加开阔的表达空间。比如,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适合于不同圈层,特别增加青年文物研学团,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文物,关注传统文化,关注中华文明的递进过程。节目通过设置好玩又有趣的“文物古知今”、博物馆识字大赛、现代高科技考古、黑陶制作工艺现场复原等各种趣味游戏和制作体验,让年轻人充分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节目播出后,很多年轻人为了更多更深入了解节目中介绍的文物,去博物馆实地参观,使得博物馆也变成了打卡地,很多文物也随之成为“网红”。

当文博遇上综艺,在当下这个网红不断出现的新时代里,必定会碰撞出炫目的火花。《文物里的山东》《文物“潮”我看》《国家宝藏》等火出圈的文博类综艺,就应验了这个说法。

文博综艺节目,启用的“明星”是各种文物,秀场就在博物馆里;深邃的历史,有趣的考古故事,文物的高“颜值”,足以让这类节目不断冲上热搜,不断引发话题。

山东还推出一档名为《我爱博物馆》的文博探索体验节目。每期节目中,在一位博物馆推荐人的带领下探访和体验主题不同、藏品各异的博物馆,在琳琅满目的藏品和博物馆馆长的对话之间,追寻历史和文化的印记。这些博物馆除了恢宏壮观的“国家队”,更多的则是特色鲜明、妙趣横生的“民间博物馆”。

山东的这两个节目只是近几年里全国各地类似节目中的一小部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的《中国国宝大会》围绕全国140多家博物馆的近千件文物精品,让选手和观众通过文博知识竞答开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探索之旅;北京卫视推出的《博物馆之城》以“探秘”为切口,观众跟随镜头深入北京市内多座博物馆,并参与到馆内维护、修缮等工作中,认识不一样的博物馆;内蒙古卫视大型文博综艺《馆长·请亮宝》带领观众走进全国16个省区市,探访国内24座知名博物馆,展示文物魅力,展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河南卫视与优酷联合出品的文化探索纪实节目《闪耀吧!中华文明》,深入三星堆、秦始皇帝陵、南海Ⅰ号、殷墟、敦煌等考古现场,对话各大博物馆馆长、一线考古队队长、资深文博考古专家,通过文物寻找中华文明的传承脉络……

各种形式、风格的文博节目在创意表达方面也不断探索,每每都能让观众耳目一新;在内容题材上的不断拓新也为国内文化类节目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向。

文博类纪录片也能赢得收视率

2022年11月,大型考古纪录片《城子崖》先后登陆央视和山东卫视。本片讲述了几代考古工作者、文化学者对城子崖遗址发掘、研究及保护的故事,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出他们为中华文明探源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城子崖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及考古成果,彰显出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筚路蓝缕、创造文明的故事。

以济南市考古发现为题材拍摄的考古、文物纪录片还有很多: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合作拍摄的考古专题片《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上、下集于今年3月17日、18日晚在央视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首播;去年他们还合作拍摄了考古专题片《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和讲述历城区唐冶街道明代墓葬的《石室疑冢》;在此之前还有《济南刘家庄商墓》《魏家庄汉墓》等。

这还只是济南考古被拍成纪录片的一部分,已能足够说明济南市近年来在考古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而央视拍摄的全国各地考古文物新成果纪录片更多,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说明这类考古文物的纪录片是具有文化内涵和价值的,也能够赢得收视率。

年轻人成文博类节目消费主力

今年2月份,优酷发布了《2022传统文化节目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国风国潮成荧屏生力军,9.5亿人次通过观看视听节目拥抱传统文化。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实现双向奔赴,90后、00后观看占比七成。超六成“Z世代”认为,传统文化节目深度创新,场景、剧情设计等极具感染力,传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根据数据,2022年传统文化节目累计观看时长达8446万小时,相比2021年增长近6倍。众多受访网友表示,《国家宝藏之文物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元宵奇妙游》《博物馆之城》等节目最受年轻人欢迎,传统文化节目持续出圈。

《报告》显示,文博节目95后观众中占比达到35.5%,成为主力军,含90后在内的年轻人占比近六成。众多受访网友表示,《国家宝藏》第三季、《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博物馆之夜》、《隐秘的细节》等文物类、考古类节目最受年轻人欢迎。

观看传统文化节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年轻人成了主力军?

超六成年轻网友认为,文博节目弘扬传统文化、契合时代精神;同时,兼具知识与趣味,有获得感。他们希望通过“打卡”文博节目学习传统文化及历史知识,体悟文物背后的精神价值。传统文化节目场景和剧情设计等极具感染力,传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今,传统文化节目深入人心,众多受访网友表示,内容形式深度创新,以视觉上的“新奇特”丰富艺术创作空间,充分阐释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文博类节目虽然是在介绍考古、文物,但实际上却是在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将中国的历史文脉梳理清楚,讲给观众们。节目铺陈情节,从不同层面创新,吸引不同的受众群体。创新传播形式的文博节目,向创作者提出了更为专业的拍摄要求。用生动的方式,引领人们对文物、考古的探寻,去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让广大观众在一场场视觉盛宴中,感受到文化的深远,文物的价值;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以一种最新的方式“活起来”,一样可以带来热门影视剧那样的“大流量”,带给人们更多、更好、更神奇的视觉享受。(济南日报 记者:赵晓林)

关键词:

标签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