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党建引领振兴路 看点路径日日新 济南特色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全球新视野

破解乡村振兴引才难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干起乡村振兴“甜蜜产业”,特色产业开辟致富新路径……今年以来,我市多个镇街以党建引领聚力“五大振兴”,不断涌现出一条条新路径、一个个新看点。

孝直小农夫带动60余种农产品进城


【资料图】

把田野搬进城市

“小镇青年们”进城大展身手

离开浪浪山,还是建设浪浪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是对于平阴县孝直镇青年创业联盟的这些青年来说,短暂的离开或许是为了此刻更好地相聚。

广西、北京、上海、哈尔滨,曾经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回到了云雾里的小山村,汇成一把火炬,为“乡村遍地是,城里买不着”的山区好物照亮了一条进城的畅销之路。

把田野搬进城市,是这群小镇青年们大展身手的一次惊艳亮相。

“下周进舜华路街道办事处兰庭南区,我们‘孝直小农夫’再下一城。”不过半年的时间,青年创业联盟已经“攻克”了济南50个社区,借助“孝直小农夫”好物严选平台把60多种平阴土特产送进泉城。

回看这一圆梦之旅,青年创业联盟创始人之一的孝直镇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晶有着自己的见解,“实现农产品进社区这个梦想,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没有青创联盟,就没有好点子、好伙伴;没有镇党委的协调,就集合不出这么多种特色产品;没有上级党委的帮助,‘孝直小农夫’一个社区都进不来。跟着党走,我们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光明。”

“孝直小农夫”们的梦想是把山货送出大山,带领乡亲们致富。“孝直新农人”焦志学的梦想则是留在家乡,传承父亲焦广富的那片金色麦浪。“小时候,父亲是我眼中无所不能的英雄,总能实现我的各种愿望。现在,他老了,我想成为父亲的英雄,传承他的梦想。”2013年,焦志学正式回家“接班”,爷俩一起把自家2000多亩的家庭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现在农场有各种农用机械40多套,年产粮食250多万公斤。“焦老哥有福气,后继有人。”谈起焦家农场,大家语气里总带点艳羡。但在孝直镇,有福气的绝不止焦广富一人。

张秋月是孝直镇的一名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已经扎根基层三年了,这三年,别人放假了,她却主动穿上红马甲,到父亲张文波任职的孝直村当起了志愿者。

和张秋月一起入职的其他专员也大多和她一样,读懂了基层,爱上了基层。刘桂秀、尹燕磊、孔文昊,这些2021年竞选上岗的“青雁”书记们,在孝直这片沃土上,用青春追逐梦想。从人居环境入手,刘桂秀用一股子韧劲改善了翔鸾村的村容村貌,也赢得了5500多名村民的认可。跳广场舞、唱大戏,尹燕磊丰富了贾庄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更提升了大家的精神面貌。孔文昊搭乘“孝直小农夫”的便车,帮天兴村村民卖出了滞销的蜂蜜。“带着问题上讲台,思维碰撞再出发。”三位“青雁”书记在头雁论坛得到了老师傅们的教导,也从孝直镇青年创业联盟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回孝直创业发展的济南市乡村振兴好青年韩敬武、付茂民,自筹资金给村民们安装路灯的付庄村驻村第一书记闫辉,勇救落水老人的县“见义勇为”模范刘成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孝直奋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多彩青春。

在家乡,就建设家乡;在他乡,就把他乡当做故乡。除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追梦而来的外地青年也在孝直茁壮成长。淄博小伙子岳伊明是中联村党委书记助理。“年轻人别惜力气,想方设法多为村里做点事。”这是走路急匆匆的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红色社区、乡忆民俗博物馆……岳伊明把自己的朋友圈变成了中联村的宣传平台。

孝直以宽厚的胸膛和有力的臂膀,接纳着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也呵护着青年们的梦想越走越远。通过“微夜校”平台,孝直镇已培养了128名年轻人进入村干部后备人选,316人进入《孝直镇入党后备人才台账》,并从中吸纳了45人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力破乡村振兴引才难题。

西瓜即将迎来丰收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干起“甜蜜产业”

瓜鲜甜,润心田。在炎炎的夏日,一口西瓜下去,甘甜爽口,沁人心脾。眼下,平阴县锦水街道后寨村的西瓜逐渐成熟,迎来了丰收季。

走进位于锦水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挑拣、采摘、装箱……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自5月中旬开始,后寨村的锦水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31个大棚内的西瓜陆续成熟上市,预计总产量能达到30万斤。西瓜的品种主要是甜王和2K,具有纤维少、汁水饱满香甜等特点,合作社采用自然种植自然成熟的栽种方式,不打药,不催熟,是科学管护的绿色产品。除了种植西瓜外,后寨村还种植了贝贝南瓜、西红柿、甘蓝、芹菜等果蔬产品,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西瓜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后寨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还激发了群众产业致富的新动力,辐射带动周边群众20余人就业。如今,后寨村真正让西瓜种植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

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后寨村结合村情和地域优势,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冬暖式大棚46个、春棚34个、1200立方智能保鲜库一座,使锦水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济南市菜篮子保供园区,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

“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将以往分散各自为战的农户、土地组织起来,流转土地100余亩,实行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后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靳拥华说。

百亩金银花开摘

特色产业助增收带来“真金白银”

5月是金银花开的时节,走进平阴县安城镇小官村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金银花的香气瞬间扑面而来,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次第盛开、长势喜人,一簇簇花朵挂满枝头,一朵朵饱满的花蕾如同“银针”随风摇曳。30余名村民正在党支部书记刘万平的带领下,穿梭于花海中,动作娴熟地采摘金银花。虽然天气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村民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

金银花一直是小官村特色种植的一个“热门”产业。小官村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种植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基地示范、公司指导,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一条集金银花种植、加工、包装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看着眼前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你一定不会想到4年前的小官村,曾经也是个常年“靠天”吃饭的村。以前的小官村大多种植小麦和玉米,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亩地每年的收益才500元左右。为了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刘万平前往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村考察金银花种植情况,引进了优质品种“北花一号”,并在小官村试种成功;同年11月,村里成立了小官村复兴农业合作社。

好产业要有好销路,有好销路才能把产业做大。种植出来的金银花往哪里销售?为此,在2019年购买金银花苗木的时候,合作社就与临沂的公司签订了协议,小官村的金银花达到盛花期,产量稳定后,公司将以75元/斤的价格进行收购,有了这一保障,村民们的信心大增,心里也有了底,“如果金银花的市场价格好,可以随行就市,一旦行情不好,还有收购商保底。”刘万平告诉记者。

今年已是小官村种植金银花的第4年了,现在的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200余亩,如今正是盛花期,亩产鲜花500斤左右,一亩地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同时,村里还购买了4台烘干机,对金银花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金银花销售到中药材市场,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金银花给安城镇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动力,不仅有效拓宽了人民群众致富增收渠道,还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安城镇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向土地要效益,立足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金银花产业,使得村民增收、集体致富。下一步将加大扶持力度,延长金银花产业链,使得三产高度融合,持续壮大村集体收入。谱写安城镇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安城镇党委副书记尹元说。

非洲植株安家落户

鹤鸣湖新村芦荟产业开辟致富新途径

走进商河县张坊镇鹤鸣湖新村芦荟种植基地博览园,线条、好望角等上百个品种的芦荟进入眼帘。2021年以来,原本生长于非洲的绿色植株芦荟逐渐在这里安家落户,并逐渐形成规模,上百个品种的芦荟成了当地特色种植产业。

时间追溯到2020年,张坊镇树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变更为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党建引领,引进企业,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带动村民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走出一条农业增收、产业兴旺的好路子,有效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同期,在镇党委的支持帮助下,鹤鸣湖新村以“双招双引”为契机,积极与客商进行对接,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考察。山东爱维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河县保农仓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看中了鹤鸣湖新村“两委”班子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和当地完善的灌溉设施,分别到村内进行投资,极大促进和帮助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发展芦荟产业,是鹤鸣湖新村集体经济从脱贫攻坚战以来产业发展兴旺的“金钥匙”,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地标产业。合作社发展之初,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资金紧缺,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协调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完成项目贷款,顺利解决了资金问题。爱维德入驻鹤鸣湖新村后,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建设30个大棚用来培育芦荟幼苗,并在后期移栽115亩,通过爱维德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中药材引种示范等途径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

芦荟产业在种植、收割等工序中需要大量的人工,给本村及周边村未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今年以来,实现务工累计200多人次,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村集体有了收入后,鹤鸣湖新村充分利用村内现有资源,以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为抓手,以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断完善资源合理配置。通过产业发展,村集体有了钱,先后投资数十万元,完成大街小巷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在党建引领带动下,鹤鸣湖新村集体经济走上了芦荟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济南日报 记者: 冯经伟 郝倩通讯员:董晓阳张学蕾 张文琪)

关键词: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