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2023三伏时间表出来啦!一年中最危险的40天,照顾好自己! 每日视点

老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时刻。

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


(资料图片)

2023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今年7月11日开始就将进入三伏天,大家要做好准备哦!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会频繁出现,各种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今天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关于三伏天的养生小知识,记得收藏哦!

01

三伏要防寒

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冬病夏治,夏天可是保养身体的一个重要时期!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四招:

1、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

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2、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

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3、饮食切勿贪凉。

要少吃冷饮,多喝常温水,尤其是小孩、老人。

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三伏天稍微动动就大汗淋漓,因此要定时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才喝

4、适当出汗

适度运动,可在早晨、傍晚练练太极拳,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排出体外;

睡前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提高体内的血液循环

02

三伏天吃什么

1、入伏吃三肉:羊肉、鸡肉和猪蹄。

羊肉:驱走寒气

酷暑难耐,很多人空调一吹吹整天,冷饮一杯接一杯,会导致肠胃受到刺激,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肌肉酸痛。

羊肉是暖性的,适当食用,能够驱散体内寒气,疏通筋脉。

鸡肉:补充体力

三伏天人的体力消耗大,很容易感到累,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

适当吃鸡肉能够补充蛋白质,帮助恢复体力。

猪蹄:补充维生素

天气热,出汗多,人体中的各种维生素损失也多。

猪蹄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蛋白质含量也高。

2、入伏吃三瓜:苦瓜、丝瓜和冬瓜

苦瓜:清热排毒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丝瓜:祛风化痰

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它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

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冬瓜:增进食欲

天气越热,人的胃口就越差。

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

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3、入伏吃三饭:饺子、面条、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开胃解馋

伏日人们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头伏吃饺子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二伏吃面条:驱病败火

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

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

麻酱、香油、陈醋,再配上黄瓜丝、菠菜等,浇上蒜泥,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三伏吃烙饼摊鸡蛋:恢复营养

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

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

03

三伏天谨防这4种疾病

有句话说得好:“四十之前人找病,四十之后病找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力也在逐渐下降,三伏天一定要注意预防这四种病症,如有感觉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1、中暑

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在室外活动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中暑症状,中老年人腑脏功能衰退,中暑几率更大。

预防中暑三步骤:

注意防晒,尽量穿长衣长裤,也可打伞、戴帽子;

多喝温水,每天至少1500毫升,大量出汗后,可适当喝点淡盐水;

最好午休,昼长夜短,白天也补充睡眠,精神才会更好。

2、肠胃炎

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让细菌滋生,如果吃剩饭剩菜、半生不熟的食物、会让脾胃变得更加虚弱,从而导致痢疾,腹泻腹胀腹痛等。

夏季虽然很热但是不能贪凉,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

3、热中风

在天热的时候,人体容易脱水,尤其是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这就容易导致血液变得粘稠,流通缓慢,流向大脑的血液变少,供氧不足,导致脑缺血,引发热中风。

要避免长期待在高温环境下,应及时补充水分,不要长时间对着一个部位吹空调,保持经络畅通。

4、皮肤病

伏天的特点是湿度非常大,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人体汗液排泄不畅,皮肤发黏,容易出现轻度瘙痒感。

真菌繁殖能力增强,以致脚癣、手癣、股癣、汗斑患者病情加重。

应增加皮肤清洁次数,尽量保持干燥和清爽,穿宽松、吸汗的衣物;

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饮酒,以免汗液增多。还可以给脖颈、腋窝、肘窝等部位扑痱子粉、爽身粉。

来源:新浪新闻

关键词: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