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正文内容

西南财大金安中心首席研究员毛强华受邀出席中物联数字金融高峰论坛

——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的真实可信数据,将赋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形成与发展

6月20日,以“供应链金融4.0 &数据要素”为主题的2024产业数字金融暨数据资产高峰论坛在天津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区块链应用分会、EFEC产链网承办,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特别支持。中物联区块链分会(数字经济方向)副秘书长兼产业金融负责人刘阳出席峰会并致辞。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原兴业数金首席创新产品官毛强华受邀担任圆桌高层对话主持嘉宾,并发表重要观点: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的真实可信数据,将赋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形成与发展。

本次高级研讨会定向邀请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关联紧密的六大板块的130余位高管出席,其中国央企25家、上市公司13家、独角兽企业11家(其中13家为世界500强或其子公司),代表了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新技术产业应用”领域的*水准。有关嘉宾围绕着国资委“虚假贸易十不准”政策、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产业数字金融、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的价值路径、新技术的发展与场景落地应用情况等行业重点关注的几个议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与交流。

毛强华在主持圆桌高层对话时,与浙江国贸云商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濮志江、招商银行三亚分行行长助理凌杰、盛业集团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马勇、上海数据交易所行业板块负责人许玲玉、中铝资本金融科技副总经理谢文龙、河钢集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经理杨世广、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田江涛、顺丰科技区块链首席架构师任亚坤等圆桌嘉宾围绕着目前业内普遍关注的央国企业介入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合规新模式、产业数据高质量流通与数据资产价值化的新路径、供应链票据在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创新场景中新应用、“数据资产入表”相关政策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新路径等几个市场和行业的焦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与台下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毛强华认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2020年央行等八部委《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意见》等文件发布后,产业金融逐步进入数字化发展快车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需求推动数字技术与供应链、数据链和价值链融合,形成了“数字化供应链”的新形态。这其中,如何获得产业链供应链上真实可信的高质量数据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一环。2020年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创新产品的推出,堪称“及时雨”,为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核心企业、供应链链属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获得真实可信的高质量数据提供了基础设施。

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与上海票交所直连,信息实时交互,企业在平台上注册不仅要通过平台审核,还要通过票交所系统审核才能成功;企业在平台上签发票据要上传能佐证真实交易关系的材料;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的各类票据行为在平台上都留有记录,基于上海票交所这个可信任中心,平台上所有的数据因为真实可行,能为供应链中的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主动授信提供帮助。

毛强华介绍,票交所对能直连票交所的企业及所属的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的材料审核要求很高,严格遵照准入文件执行,2020年到现在,4年也就批准了25家,其中临沂商城数字科技集团的沂链通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是2024年5月才获批,6月8日才新上线的。建议这其中的央国企平台在供应链金融业务转型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供票的作用,将其嵌入到一条条产业链场景中去,不仅能高效完成业务,还能积累大量真实的交易数据。平台还没有直连票交所的央国企可一边创造条件去申请直连,一边可考虑与已直连票交所的平台合作,先期开展供票业务。对仅有电子债权凭证(俗称信单)平台的企业,建议与已直连票交所的平台合作,建议电子债权凭证与供应链票据双系统运行,待监管政策明朗后再考虑路径选择。

毛强华还提到,普惠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大企业签发票据给中小微企业,传递大企业信用,节约参与企业的财务成本是多年来的传统做法,银行的授信也是基于大企业的核心信用。建议也可探索在特定场景中中小微企业给大企业签发票据,践行普惠金融,体现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银行也可探索基于“数据信用”的“脱核”授信,摆脱片面依靠的“国资信仰”和“抵押信仰”。


关键词:

标签阅读